📊 OpenAI 测试长输出版 GPT-4o:单次 64K tokens,每百万 tokens 输入 6 美元、输出 18 美元
OpenAI正在测试长输出版GPT-4o,该版本每次请求最多可输出64K tokens,为用户提供更长的连续文本生成能力。然而,由于长输出版本的推理成本较高,OpenAI对其定价也相应增加,每百万 tokens输入价格为6美元,输出价格为18美元。这一变化可能会对依赖GPT-4o进行大规模文本生成的用户产生影响。
📰 微软将OpenAI列为人工智能及搜索竞争对手
微软在最新提交的10-K文件中,将OpenAI正式列为竞争对手,这标志着两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关系出现微妙变化。尽管OpenAI发言人表示双方关系未变,微软仍是其良好合作伙伴,但这一变动无疑反映了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格局的新动态。同时,OpenAI近期发布的SearchGPT搜索引擎原型也显示了其在搜索市场的雄心,预示着未来可能与微软在搜索广告领域展开竞争。
🌐 OpenAI与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合作
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宣布,公司正在与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进行合作,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确保其安全性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。OpenAI此举不仅展示了其对人工智能安全性的重视,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积极的典范,推动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的发展。
📍 欧盟《人工智能法案》正式生效,罚款最高达全球年营业额 7%
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——欧盟《人工智能法案》已于8月1日正式生效。该法案旨在确保在欧盟开发和使用的人工智能是值得信赖的,并有保障措施保护人们的基本权利。法案对违反规定的公司设定了高额罚款,最高可达全球年营业额的7%。此外,法案还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工智能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,包括最小风险、特定透明度风险、高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四类。
📰 截至今年 6 月底,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翻倍增长
据央视网报道,截至今年6月底,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。工信部的数据显示,智能算力在全国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已经超过30%,显示出中国算力结构的不断优化。上海、呼和浩特等地已建成万卡集群,初步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,为大规模应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多地也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,如北京市计划到2025年底形成3-5个基础大模型产品、100个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。
📊 我国生成式AI服务大模型超180个,注册用户突破5.64亿
在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,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透露,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已达180多个,注册用户超过5.64亿,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。王京涛还提出了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现代化的三点建议,强调要加强协调联动、突出重点防护,并夯实工作基础,以构建教育、技术、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。
🪙 谷歌Gemma 2小模型:iPhone也能运行的AI小钢炮
谷歌DeepMind近日发布了Gemma 2 2B,一款轻量级的小模型,其参数仅为2.6B,却在LMSYS竞技场上超越了GPT-3.5和Mixtral 8x7B。这款模型在MMLU和MBPP基准测试中分别取得了56.1和36.6的优异成绩,相比前代模型性能提升超过10%。Gemma 2 2B不仅能在手机、笔记本等终端设备上运行,还能在云端的强大支持下完成部署。此外,谷歌还推出了基于Gemma 2的安全内容分类器ShieldGemma和可解释性工具Gemma Scope,进一步推动了负责任AI的发展。
🌟 Midjourney新版本上线即爆火!网友已玩疯:和摄影几乎没区别
Midjourney v6.1的发布引发了热烈反响,其生成的图像在真实性、细节和一致性上都有显著提升。新版本在人像处理上的表现尤为出色,几乎无可挑剔。然而,在多人场景的生成上仍存在挑战,如群像生成时的人物扭曲问题。尽管如此,Midjourney的这一重大更新无疑推动了AI绘画技术的发展,使其更接近于传统摄影艺术。
🚀 AI销售助手Sybill融资1100万美元,帮助销售每周节省5小时以上
Sybill,一家专注于为销售代表提供AI助理的初创公司,近日宣布在A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1100万美元。Sybill的AI助手通过分析通话和电子邮件记录,提供基于上下文的见解和总结,从而减轻销售人员的行政负担。这一策略帮助Sybill迅速打入市场,并获得了500多个付费客户的青睐。随着科技行业整体放缓,Sybill的业务反而因企业寻求成本削减和效率提升而增长。
🔍 Omdia:人形机器人今年迎来突破之年,2027 年全球出货将破万台
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,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过1万台,到2030年将达到3.8万台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3%。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重大技术飞跃的代表,其发展受到生成式AI的推动。尽管目前大多数产品仍处于试验或概念验证阶段,但特斯拉、蔚来等公司已在汽车制造领域率先采用。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、物流、零售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